Table of Contents
Balaji:中國正將 AI 模型「商品化」
Coinbase 前技術長 Balaji 發推指出 ,近期有跡象顯示中國正在大規模釋出各類 AI 模型,包含電腦視覺、機器人控制到影像生成等領域。
他擔憂,這些開源模型的目的,似乎不單是促進技術交流,更試圖「將 AI 軟體的利潤榨乾」,因為中國的主要利潤來源是 AI 驅動的硬體設備,如智慧家居、自駕車、無人機與機器人等:
這種模式與中國過往對美國製造業的策略如出一轍:「抄襲、優化、擴大規模,然後以低價搶佔市場。」
(應對 DeepSeek 開源衝擊!OpenAI 更新 Model Spec:強調客製化與思想自由,釋出公眾授權版本)
深層邏輯:從 DeepSeek 到國家戰略
Balaji 認為,中國之所以如此積極推動 AI 模型開源,可從以下幾點看出其背後邏輯:
-
市場震撼效應:DeepSeek 的發布曾一度讓美國科技股蒸發約 1 兆美元市值,顯示其 AI 模型的戰略價值與撼動市場的能力。
-
硬體出口優勢:中國向來擅長輸出實體商品,軟體則非其強項,透過開源削弱對手軟體優勢有其經濟合理性。
-
規模壓制策略:如同中國電動車對德日汽車企業造成的壓力,透過低價與大規模開源模型供應,可能將迫使西方 AI 公司無法回收高昂的訓練成本。
-
國家榮耀與轉型:中國希望擺脫「抄襲者」的國際形象,並將 AI 視為能夠一躍成為全球領頭羊的突破點。
-
全民參與式開源:DeepSeek 的開源不僅促進了開發者使用,甚至連地方官員與小型企業都在 WeChat 上分享自建的 AI 應用成果,形塑出全民參與的氛圍。
-
國家層級背書:DeepSeek 創辦人梁文鋒已會見中國領導人習近平與國務院總理李強,或暗示中國政府將投入龐大資源推動該技術。
(BYD 電動車稱充電技術突破:5 分鐘續航 400 公里,股價飆升創新高)
中國的反差戰略:軟體開放,硬體取勝
Balaji 強調,若中國成功將 AI 軟體「免費化」,將迫使西方閉源 AI 模型開發公司面臨嚴峻挑戰,尤其是無法回本的高研發成本。屆時,真正能夠穩定創造利潤的,將轉移到 AI 硬體與整合解決方案上,而這正是中國的強項:
中國的策略核心在於:「以開源模型破壞既有的商業模式,同時販售配套硬體產品,並持續提升品質與市佔率。」
讓他意外的是,向來以資訊封閉著稱的中國,如今卻成為全球開源 AI 的領頭羊之一。這種「反差戰略」其實正體現中國高度靈活且務實的國策思維:「只要有助於取勝,即使是部分『西方價值』,也可以借用或改造。」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 DeepSeek 模型內建了審查機制,但這套系統在中國境外很容易就能繞過,顯示中國並不太關心國外言論,只要這些不影響其「內部事務」即可。
(OpenAI 請願白宮爭取 AI 監管豁免!盼換取政府合作,助美國抗衡中國 AI)
非對稱戰略的崛起:西方國家如何打破僵局
在這場日益激烈的 AI 戰爭中,Balaji 呼籲西方的科技界重新思考:「如何避免與中國的開源模型正面競爭?」而不是只思考「Google 下一步該怎麼做」
其中一個潛在答案是比特幣,作為去中心化且無法仿冒的數位資產,它可能是中國無法直接掌控的領域之一。此外,建立更強大且多元的開發者社群與生態系,也是另一種回應方式。
他強調,中國正在走一條與 20 世紀截然不同的戰略道路:「當西方轉向封閉市場、封閉邊界及封閉技術時;中國卻選擇『開放』,以戰略目的使用『開源』作為武器。」
作為一場非對稱且策略方向不同的技術戰爭,這場 AI 競賽的成敗未定,但不容忽視。
風險提示
加密貨幣投資具有高度風險,其價格可能波動劇烈,您可能損失全部本金。請謹慎評估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