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達執行長黃仁勳 (Jensen Huang)、法國 AI 新創 Mistral AI 創辦人 Arthur Mensch 與知名風投 a16z 於 3/20 一同探討主權 AI (Sovereign AI) 的必要性。三位表示,每個國家都應該擁有、訓練、運行自己的 AI,而不是完全仰賴矽谷或中國的技術。更強調 AI 就是文化的反映,夾帶著語言與價值觀。AI 就是這個世代的電力革命,全球各國不開創自己的 AI 模型,終將成為他國的「數位殖民地」。
Table of Contents
AI 是通用技術,全面影響醫療教育、農業與國防
黃仁勳和 Mensch 不約而同指出,AI 已經成為通用型技術 (General Purpose Technology),像過去的電力、網路一樣,已深入每個產業與社會層面,包括醫療、教育、農業、甚至國防領域。
兩位表示,AI 可像人類一樣,代理執行任務、判斷。可這也代表如果一家企業壟斷這項技術,其他國家與企業就可能被迫「坐等」對方決定未來。
AI 就是文化,載著語言與價值觀
AI 不只是演算法和資料,更是「文化」的反映。Mensch 提醒,全球各國如果不參與訓練自己語言與文化的 AI,就會在無形中被「外國文化 AI」來主導。
黃仁勳補充,瑞典人不會希望某個外來公司來決定瑞典語該怎麼被表達。同樣地,中東國家也需要屬於自己的語系與法規理解。「你的 AI,不是應該由別人來決定。」
從基礎設施開始打造主權 AI,一路建到應用層
對於國家或企業該怎麼做主權 AI (Sovereign AI),兩位建議:
-
購買基礎設施:像是晶片、雲端資源、開源模型。
-
自行開發上層:用在地知識與法規,訓練出專屬語言與應用系統。
-
建立 AI 人資部門:企業未來不只管真人員工,也要持續招募、訓練、評估自己的「AI 數位員工」。

專屬模型才是國力,語言、醫療、法律都該自己來訓練
Mensch 認為模型專精分三層:
-
語言專精:先懂你講什麼。
-
產業專精:再懂你在哪個領域說這些話。
-
地方文化專精:最後懂你的價值觀和處事方式。
他強調,這就是主權 AI 的價值,沒有哪一個全球大廠能比你自己更在意自己的語言與文化。
不自己來就是數位殖民,文化與智慧不能外包
談到最嚴重的風險,主持人直接點破:「如果 AI 是文化基礎建設,而我們不擁有它,那結果就跟過去的殖民一樣。」
黃仁勳對此贊同:「你的文化與偏好會直接反映在 AI 行為上,這不是能用 API 外包的事。」他舉例,麥當勞與星巴克全球都看得到,但真正定義一個城市文化的,是巷口的咖啡廳與在地的早餐店。

開源模型的重要性,AI 要有「民主基礎」
Mistral 和輝達都是開源模型的支持者。他們認為:
-
開源能帶動小眾產業的創新 (例如礦業、能源、國防等)。
-
開源能讓更多人參與、審查、提升安全性。
-
關閉權重不會提高國安,只會讓其他國家搶先。
從 AI 變文化再變經濟,關鍵在人才與夥伴關係
對想發展主權 AI 的國家領導人,兩位給出以下建議:
-
強化本地 AI 人才培育:沒有技術人員,模型訓練、客製都無從談起。
-
建立基礎設施與軟體平台:包括 AI 工廠、資料中心、模型訓練環境等。
-
與值得信賴的科技公司合作:像是輝達、Mistral 這樣能提供通用工具又支持開源的夥伴。
-
善用 AI 來縮短科技落差:不是讓人失業,而是讓更多人能用 AI 解決問題。
下一波 AI 潮將從聊天到思考,從螢幕走向實體世界
未來十年,黃仁勳預測 AI 發展會往三個方向進化:
-
代理型 AI (Agentic AI):能主動處理任務。
-
物理 AI (Physics AI):能理解物理、化學、製造原理。
-
機器人 AI (Physical AI):真正進入實體世界,協助生產、製造與醫療。
這場對談反覆強調一件事:「沒有哪一個全球大廠能比你自己更在意自己的語言與文化,不能等別人幫忙做這件事,先從自己做起。」
(Sam Altman 三大觀察:成本每年降 10 倍、AI 代理成新工作標準、無法被 AI 取代資產將升值)
風險提示
加密貨幣投資具有高度風險,其價格可能波動劇烈,您可能損失全部本金。請謹慎評估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