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talik 研究:非均等懲罰機制或許可以降低驗證者去中心化問題

Vitalik 近期增加對驗證者中心化議題的討論,近日於以太坊研究論壇中發表關於驗證者共同懲罰機制的研究結果,
這篇文章 Vitalik 研究:非均等懲罰機制或許可以降低驗證者去中心化問題 最早出現於 鏈新聞 ABMedia。 

Vitalik 近期增加對驗證者中心化議題的討論,近日於以太坊研究論壇中發表關於驗證者共同懲罰機制的研究結果,以歷史數據證明非均等懲罰機制,可以藉由經濟手段讓驗證者傾向分散質押。

背景知識:以太坊驗證者中心化問題

以太坊網路自從完成合併後,驗證者的角色重要性不斷提升,負責排序交易、出塊、驗證區塊、取得共識等任務,為了要能完成上述任務,驗證者需要質押 32 ETH 並提供足夠的硬體資源,墊高了用戶的參與門檻,使得用戶大多將 ETH 質押至 Lido 或是 Coinbase 等節點,造成現今以太坊網路嚴重的中心化問題。

坎昆升級結束後,Ethereum 的下一個重要目標似乎就是要嘗試控制網路驗證者日漸中心化的問題。Vitalik 與以太坊基金會的夥伴於 ETHTaipei 的演講時更是以此為主題,彙整許多正在開發的解決方案,包含 Verkle Trees、PBS、DVT、rainbow staking。

推薦閱讀:ETHTaipei|以太坊坎昆升級的下一步:PBS、Verkle Trees 降低驗證者中心化問題
推薦原因:該文章彙整以太坊基金會目前對於驗證者中心化問題,主要的四大改善方案,回扣以太坊路線圖。

不過除了現有的手段,Vitalik 近日發文研究一種利用非均等懲罰的經濟手段,期待也可以降低驗證者中心化問題。

非均等懲罰機制

將常見懲罰內容引入非均等懲罰機制

Vitalik 指出一種懲罰方案,如果一個驗證者行為不當 (包括意外) 而非正常運作,那麼與那個驗證者同時行為不當的其他驗證者越多 (以質押的 ETH 總量衡量),那麼這些驗證者受到的懲罰就會越大。

該理論基於中心化驗證者群集 (例如 Lido) 更可能同時錯的假設。如果是單一的大參與者,所犯的任何錯誤都更有可能在其控制的所有驗證者帳戶中複製,即使將 ETH 分散在許多名義上獨立的帳戶中。

藉由非均等懲罰機制的設計,以經濟手段讓市場傾向減少過於龐大的驗證者群集,降低驗證者中心化問題。

目前此設計也確實已經落實於以太坊網路,不過僅有在發生極端錯誤的情況下才會套用,一般情況下根本不會發生。因此 Vitalik 認為如果將此機制套用於更普遍的懲罰,例如缺失認證 (missing an attestation) — 因為斷線或是網路延遲導致未即時成功驗證區塊,或許可以更有效的讓此機制發揮功用。

Vitalik 實驗證明可行性

不過若要將此懲罰機制引入一般性的錯誤,將會對網路造成很大影響,且需要先證明一個假設,即:

同一驗證者群集中的不同驗證者,產生錯誤的原因是否可能相互關聯?也就是要證明在同一個群集中的驗證者,比起隨機挑網路中的驗證者,確實同時發生錯誤的機率比較高。

如果這題答案是否定的,那麼這個非均等懲罰機制將不可行。

Vitalik 藉由撰寫腳本,進行過往歷史數據的統計,並將驗證者缺失認證錯誤再細分為兩種情況,以更精確地進行計算並得出初步結論:集中的驗證者群集,確實更加有可能同時發生錯誤。

並表示在特定的非均等懲罰模型中,確實可以有效降低集中的驗證者群集之優勢,讓其面對缺失認證錯誤時受到更大的懲罰,同時不會影響到 10-300 個驗證者的中小群集與獨立驗證者。

預期可以藉此技術手段提升驗證者去中心化程度。

(以太坊釋出 2024 路線圖,持續以世界結算層方向前進)

這篇文章 Vitalik 研究:非均等懲罰機制或許可以降低驗證者去中心化問題 最早出現於 鏈新聞 AB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