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組化敘事東山再起!結算層、執行層與聚合層如何帶來新機會?

內容目錄

Toggle

模組化偏重資料可用性層與排序器層

加密領域的模組化在近兩三年,出現許多的創新與進步,但大多集中在資料可用性層 (Data Availability, DA) 與排序器層的突破,而 Harris 認為其實執行層、結算層、聚合層是相對被忽略的領域。

Harris 認為模組化領域劃分為資料可用性層、執行層、結算層、排序器層、聚合層

資料可用性領域基本上由 Celestia、Avail 和 EigenDA 三大家寡頭壟斷市場;而共享排序器領域更是已經有許多的競爭者,包含 Espresso、Astria、Radius、Rome 和 Madara 等,還有 Caldera 和 Conduit 等 RaaS 提供商。

(Celestia (TIA) 主網啟動|模組化區塊鏈未來的機會與挑戰)

模組化產業潛在發展機會

而執行層、結算層、聚合層是相對沒有過多的發展,但其實各些領域都默默有專案團隊看到機會並早已經在耕耘。

結算層:客製化降低既有安全性成本

結算層可以作為定義狀態最終結果的地方,以保護執行結果的安全性。當有交易紛爭時,實務上結算層也可以充當執行層,再跑一次交易並驗證證明,以解決詐欺糾紛。以太坊作為結算層最大的困境就是可擴展性太低,無法應付一般應用的吞吐量,因此有些團隊就嘗試利用模組化機制,側面切入解決此問題。

Hyperliquid 藉由自己撰寫共識演算法,建立專一性、客製化極高的 Layer1。其核心架構不依賴既有的 Tendermint 共識演算法,可以提供更快速的永續合約交易的 Layer1 交易平台,也可以進行自訂義的優化,不過用戶還是需要從 Arbitrum 跨鏈,

為因應需求,有些團隊甚至已經在自己的協議中開發結算環境,例如 Repyh Labs 正在建立一個名為 Delta 的 Layer1 網路,雖然這是與模組化相反的設計概念,但仍然是為了在既有的環境中提供靈活性。不過當然,自訂架構的缺點是流動性不足。

執行層:挑戰更高靈活度的組合

執行層的前身是通用的 Layer1 競爭鏈,例如 Solana 或是 BNB Chain,現在更常指的是通用型 Rollups,例如 Arbitrum 或是 StarkNet。

執行層這幾年的發展,基本上唯一擊敗 Ethereum 的功能是更高的吞吐量與 TPS。但方式從過去的打造新的競爭鏈,逐漸轉變成利用模組化的方式,在以太坊生態上實現,同時藉由以太坊的流動性與安全性發力。

近期還看到不同虛擬機器 (執行環境) 的創新,例如將執行環境作為共享網路的一部分,進行了更多的拆分和分配,為開發人員提供更高靈活性與客製化。例如 Layer N 讓開發人員運行多虛擬機環境 (例如 EVM、SolanaVM、MoveVM) 或是多特定應用環境 (例如永續合約交易所、訂單簿去中心化交易所) 的節點。

此領域的團隊這些也在嘗試實現不同架構間的可組合性和共享流動性,讓執行層上的每個應用程式都可以非同步地方式相互傳遞資訊,而不會在共識方面出現延遲。跨越不同資料庫架構之間的溝通障礙,最大限度地提高整體網路吞吐量。

聚合層:零知識證明相關流程聚合價值大

聚合是指提供用戶或是任何流量,以更好的效率找到相對應的市場或是資源,一般人較熟悉的聚合場景是 1nich,其整合各個去中心化交易所的流動性,提供用戶最好的交易路徑。

Harris 表示聚合應用似乎市場給予的估值較低,對於去中心化交易所、跨鏈橋和借貸協議來說更是如此。例如 1inch 和 0x 這兩個主流的去中心化交易聚合器,其代幣的總市值也才約為 10 美元,相較之下,這僅僅是 Uniswap 的 60 億美元估值的一小部分。

而跨鏈橋與借貸協議也是如此。在藉貸領域 Yearn Finance 是去中心化借貸收益聚合協議龍頭,其市值僅約為 2 億美元,而 Aave 約有 13 億美元。與 Across 跨鏈橋相比,Li.Fi 和 Socket/Bungee 等跨鏈橋聚合器的市場份額都比較小;

因此,Harris 思考若聚合層嵌入到平台或是區塊鏈底層共識之中,是否有機會可以帶來新的市場機會呢?

最近的一個例子就是 Polygon 的 AggLayer,開發人員可以輕鬆地將其 Layer1 和 Layer2 連接到網路中,該網路聚合相關證明機制,可以讓與 CDK 相容的區塊鏈網路間可以實現統一的流動性層。

AggLayer 可以整合多生態的流動性

聚合層的概念通常是藉由整合證明機制,將不同區塊鏈網路的資產進行互通。類似的案例還包含 Avail 的 Nexus 互通性層、Nebra、Astria、Sovereign 等等,藉由證明聚合或是排序器拍賣整合流動性。

在正醞釀新一波的模組化敘事

不論是結算層、執行層到近期冒出許多相關專案的聚合層,都是過去模組化較少著墨的領域,有別於過去「不知道是第幾個的」資料可用性層,開始出現又一波真正的創新,或許是推動 Ethereum 模組化發展的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