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星級 KOL 策略信號年化 -95%,風險不對稱的加密夢幻島錯了嗎?

 於 OKX 交易信號平台 (trading bot),一名巨星級 KOL 因其策略出現 30 日回測年化 -9
這篇文章 巨星級 KOL 策略信號年化 -95%,風險不對稱的加密夢幻島錯了嗎? 最早出現於 鏈新聞 ABMedia。 

於 OKX 交易信號平台 (trading bot),一名巨星級 KOL 因其策略出現 30 日回測年化 -95%,引起社群討論與名嘴論戰。到底幫助投資者輕鬆交易的策略服務,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地方嗎?

巨星 KOL 策略交易碰壁!30 日回測年化 -95%

該名巨星級 KOL 在 OKX 的信號讓其訂閱者總收益 (USDT) 呈現 -93 萬美金,30 日回測年化收益率來到 -95.86%。該信號只關注兩種交易對:BTCUSDT 永續、ETHUSDT 永續。

由於跟隨特定信號表現並不好,讓許多人開始討論,人們是否了解這類產品的風險,以及創建信號者的資訊透明度與責任。

什麼是信號策略?

信號策略可以讓交易員將定製的數位貨幣交易策略展示在平台。交易員可以完全控制自己設計的算法,而策略將會以高性能、高可靠性實時執行該策略交易。

信號策略盈利模式?

OKX 的信號策略平台有分為免費、月費與分潤制,讓交易員在分享自己策略的同時,有機會獲取收益。以上述的巨星級 KOL 為例,就是採取分潤制提供訂閱。如果透過他的信號創建策略,盈利的部分都會有 20% 的分潤。

名嘴研究員:策略跟單風險不對稱

研究員余哲安對於「策略跟單」等複製行為的交易功能,表達較為保守的看法。

他認為,如果策略提供者跟訂閱戶沒有利益攸關,也不承擔你虧損的風險,就不應該讓他人為你做決定。

他以《不對稱陷阱》(Skin in the Game: Hidden Asymmetries in Daily Life) 一書舉例,說明風險對稱與不對稱的狀況

風險對稱的例子:「大多數案子的尾款通常會跟驗收綁一起,各種產品通常都會有所謂的保固或責任險,這就是讓風險趨於對稱的規則設計。」

風險不對稱的例子:「兒女、財產都在海外隨時可以逃出去的名人,去鼓吹支持戰爭。」

在他眼中「策略跟單」則是一種風險不對稱的設計。據了解,由於人們不了解策略信號創建者自己用多少的部位在交易,當訂閱者自身投入的部位遠超於策略信號創建者時,就可能出現風險不對稱的狀況 ; 因為訂閱戶的承擔的資金風險更大。

解決風險不對稱的方式?

研究員余哲安認為讓策略提供者與訂閱者利益攸關可能會是一個解決方式。

「原則上,賺錢如果策略提供者有一起賺,賠錢自然應該要一起賠,甚至賠更多。」

他舉例,若是訂閱策略的總金額有一百萬美元,策略提供者自己需要投入的金額占比需要有總金額的 10%,才有資格拿用戶 20% 分潤,並可等比增加。

除此之外,策略創建者的利潤提領也應受到時間限制。訂閱收益至少要在策略裡面執行半年以上才能逐步出金。他甚至認為,問題出在就算風險沒對稱用戶還是會買單,應該從提高用戶素質來推動交易平台做出改善。

名嘴創業家:是規則設計有待改進

創業家 Fenix Hsu 也認同策略提供者與使用者利益不一致的問題,並延伸到 DeFi 世界的 APR 失真問題。

例如 UniSwap v3 的 AMM 策略,因為策略提供者沒有註明他的 APR 是真實 APR 還是 FeeAPR。「因為策略提供者沒有註明他的 APR 是真實 APR 還是 FeeAPR。」因此常會見到用戶因為帳面 APR 顯示很高,就將資金放進去的狀況,最後導致損失本金;但另一方面,策略提供者只關注高額的手續費年化報酬,導致利益不一致。

Fenix Hsu 提出兩點可改進意見:一是上述的關於真實 APR 的計算方式,二是要設定合理的策略提供者分潤機制。

「半衰期分潤」機制

Fenix Hsu 表示,一般避險基金中常會使用的 High water mark (高水位線) 分潤機制,也就是當讓基金淨值超過歷史高位時,才能分潤。不過這有個前提是用戶必須是同進同出,計算一致的狀況下才易於實行。不過 Web3 世界都可以隨時進出的關係,還可能有各種權益代幣的狀況,這種機制會變得不易計算。

Fenix Hsu 以自己的創業題目茶室財經 (Teahouse Finance) 為例,以「半衰期分潤」機制延長策略提供者拿走分潤的時間,策略表現不好的時候會拿前期的分潤填回損失,讓策略提供者長期的對自己的績效負責,這樣才能有效綁定雙方利益。

討論:當 KOL 要付更多責任時,有人要玩嗎?

儘管區塊鏈金融服務基於自由度,帶來了許多創新玩法 ; 然而其根本仍是百變不離其宗,只是在傳統金融中,成熟的金融監管讓許多事情受到了限制。

加密貨幣投資領域仍處於監管套利的紅利期,許多事情未被定義、不易管轄。因此對於投資基金、投資顧問同性質的業務與角色,並沒有採用現行法令加以管制。

虛擬資產的交易商品與服務也因此蓬勃發展,交易所與帶單 KOL 成為互利共生的角色。交易所可以從用戶的高頻交易中賺取手續費,而 KOL 實質上擔任了投資顧問,甚至是基金管理人的角色,並用戶交易中分潤,同時賺取手續費返佣。

當績效優異時,社群將 KOL 奉為巨星 ; 績效表現不良時,棒打落水狗,要求更嚴謹的制度來保護投資人。然而,當 KOL 了解到自己是必須為績效負責,甚至利潤卡死,他們還會想玩嗎?交易所作為規則的制定者,又會想主動打壞 KOL 的胃口嗎?

「要加密貨幣社群長大?或是讓所有人繼續待在夢幻島 (英語:Neverland) 做個孩子呢?」

這篇文章 巨星級 KOL 策略信號年化 -95%,風險不對稱的加密夢幻島錯了嗎? 最早出現於 鏈新聞 AB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