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金管會)近日宣布將對虛擬資產業者實施更嚴格的監管措施,引發了廣泛的討論。檢察官改革團體劍青檢改透過最新聲明表達了對此政策的關切,擔憂這可能導致更多的司法紛爭。
(台灣金管會將推新制:未登記交易所將承擔刑事責任,不只是罰錢了事)
內容目錄
金管會計劃修改洗錢防制法,並將實施登記制度來規範虛擬資產業者。根據新政策,未經正式登記即經營業務的虛擬資產業者將面臨刑事責任。此舉雖然目的在於加強監管,但劍青檢改警告說這可能會引起更多的司法混亂。
劍青:問題源自行政管理漏洞
劍青檢改指出,目前台灣面臨的虛擬貨幣詐騙案件數量龐大,受害者損失慘重,追查這些案件極為困難。他們認為這些問題源於行政管理的漏洞,導致司法機關在勾稽和界定法律責任時遭遇困難。
劍青檢改表示:「司法難以界定其法律注意義務及違法犯意,例如現行實務,許多自稱個人幣商的犯嫌抗辯沒違反規則、不知情,最近更有某個人幣商造成大規模被害人受騙獲判無罪,全台如同陷入無政府狀態,檢方幾乎無能為力。」
只輔導大型業者,忽視個人幣商
金管會的政策似乎偏向只輔導大型交易所和平台業者,對於規模較小或非主流的幣商則顯得不聞不問。劍青檢改批評這種做法忽視了市場的廣泛性,只是表面上的管理,而非真正的全面規範。
「每次開會就找這幾家業者宣示,置現實於不顧,各局處面對燙手山芋,避之唯恐不及,不但先把主管單位從銀行局改成證期局,還研議把虛擬貨幣分成穩定幣和不穩定幣,並指穩定幣是涉及中央銀行權責。」
新政策與行政配套的缺失
劍青檢改強調,金管會應該不僅僅限於追求刑事責任,更應該建立完善的行政管理配套。他們指出,目前的政策與相關法規在虛擬貨幣的定義上存在混淆,這對業者和投資者都不公平,也無助於建立一個透明和公正的市場環境。
積極作法為何?
劍青檢改提出了一系列建議,包括將個人幣商納入正式管理,並要求他們遵守明確的規範,如商業登記、稅籍登記以及遵循 KYC 程序。他們期望,透過這些措施,可以減少市場的不規範行為,避免未來法律紛爭,並保護投資者的利益。
檢改將持續關注這一問題,並在未來的研討會中推動這些倡議。他們呼籲金管會的新任主委拋棄舊有的思維模式,攜手努力打造一個更加公正和有效的監管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