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ast創辦人澄清:非由Paradigm主導、收益可持續,解釋邀請制度

 Blur 創辦人 Pacman 表示自己聽到許多關於 Blast 的 FUD,雖然許多都是帶有幽默的迷因,但他
這篇文章 Blast創辦人澄清:非由Paradigm主導、收益可持續,解釋邀請制度 最早出現於 鏈新聞 ABMedia。 

Blur 創辦人 Pacman 表示自己聽到許多關於 Blast 的 FUD,雖然許多都是帶有幽默的迷因,但他需要澄清幾點。

Blast 非龐氏,收益來自以太坊、RWA 且可持續

Pacman 表示 Blast 的收益來自 Lido、MakerDAO,而 Lido 收益來自以太坊質押,也就是說源自於以太坊本身的機制。

而 MakerDAO 的收益來自鏈上國庫券,由美國發行,並對美國經濟的運行至關重要。

因此,這些收益皆來自鏈上、鏈下的重要核心機制,並非不可持續。

Blast 上線並非由 Paradigm 主導

Pacman 強調 Paradigm 完全沒有參與 Blast 的上線計畫 (Go-To-Market, GTM):

Paradigm 對 Blast 的上線幾乎是零參與,老實說,如果 Paradigm 參與的話,可能會要求我對 Blast 進行許多修正。我們向 Paradigm 諮詢 L2 的技術設計,他們在此表現出色,雖然上線後他們曾要求我修改 GTM 計畫,但他們將決策權留給合作方,這正是我喜歡與 Paradigm 合作的眾多原因之一。

為何 Blast 的邀請制看起來像金字塔計畫?

Pacman 表示自己看到許多關於 Blast 邀請機制的 FUD。

他解釋:

這樣的邀請制存在已久,且退一步來說,沒有社群 Blast 什麼都不是。作為 Blast 的第一批貢獻者,無論是底層開發者、使用者都能為 Blast 做出貢獻,如果用戶推薦朋友一起協助 Blast 蓬勃發展,就是提供了真正的價值,理應獲得獎勵,這就是邀請制度存在的原因。

社群也留言支持 (諷刺?) :「我們愛龐氏騙局,這完全沒有問題。」

I’ve seen a number of misunderstandings about Blast spreading around. While many of these are humorous memes, it’s important to set the record straight on a few points:

— Pacman | Blur + Blast (@PacmanBlur) November 24, 2023

Blast 官方:一週內更新多簽硬體錢包

由於各界對於 Blast 僅是 3/5 多簽合約存在資安疑慮,Blast 官方特地推文強調 Arbitrum、Optimism、Polygon 等 L2 也是使用多簽模型,並宣佈將在未來一週內更新多簽硬體錢包。

Blast 的多簽保管人皆為資深工程師,具備金融應用、智能合約等高風險應用的開發經驗,但為了更好地應對黑天鵝事件,將在一週內更新其中一個多簽錢包的硬體提供商,這能確保單一錢包在 5 次簽署中被使用 3 次,即便在硬體錢包受損的情況下也能保持安全。

On multisig security.

Read this thread to understand the security model of Blast along with other L2s like Arbitrum, Optimism, and Polygon.

— Blast (@Blast_L2) November 24, 2023

這篇文章 Blast創辦人澄清:非由Paradigm主導、收益可持續,解釋邀請制度 最早出現於 鏈新聞 AB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