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中心化不是理想?解密3種在區塊鏈產業的真正意義!

「去中心化」是區塊鏈和加密貨幣產業的核心原則,然而其真正的含義常常被大多數人忽視。今天,我們將在區塊鏈和加密貨幣產業的背景下更近距離地探討這一重要術語的影響。

去中心系統究竟包含哪些內容呢?

讓我們聚焦於同樣被誤用但在區塊鏈和加密貨幣產業內具有重要意義的術語:去中心。這個被開發人員、廣告商和媒體隨意使用的常用詞,代表了「區塊鏈」產業的一個核心概念,因為它是「傳統」金融體系工具(如銀行)與加密的去中心金融(DeFi)之間的主要區別之一。

除此之外,分散式的重要性對於加密行業變得更加明顯,因為它確保了阻止審查:區塊鏈越分散,系統內的失敗點越少,控制、限制或完全關閉它變得更加困難。這在政府監管的背景下尤其重要,監管機構將很難對不具有中央集權、主導性公司或個人的區塊鏈進行監管。不幸的是,去中心也往往難以完全實現,因為它通常會以可擴展性或安全性作為代價,這在Vitalik Buterin的「區塊鏈三難題」中有所體現。


加密貨幣三角理論

Source: Vitalik.ca
資料來源:Vitalik.ca


儘管如此困難,業內不斷努力,以確保區塊鏈繼續為更大的去中心系統而奮鬥。實施真正去中心的主要困難之一是系統只有在其最集中的環節上保持分散。這裡的「環節」指的是系統(或「區塊鏈」)所包含的不同操作層,即1)開發者層,2)區塊鏈層,3)貨幣/代幣層,4)基礎設施層,以及5)外部層。任何區塊鏈項目的分散程度將隨著其層數的增加而提高,通過去中心流程運作,然而即使其中一層繼續通過集中式結構運作,仍然會存在「單一故障點」,從這個點就能關閉區塊鏈。


去中心化的5大層級

區塊鏈分散成的不同「層」的示意圖

開發者層是什麼?最核心的層級介紹!

開發者層代表「創造者」,即項目的開發者和工程師所組成。在此運作層,去中心化意義是指參與項目建立和編寫區塊鏈/程式的人眾多且各自無關聯(不屬於同一家公司或團體),理想情況下分佈在全球多個國家,而且重要的是:每人承擔不同程度的責任。在這種配置下,任何人事物都無法輕易阻止及干預每位開發者所執行的工作,然而在相反的情況下(即大多數,如果不是所有的開發者都在一家建立並維護區塊鏈的公司工作),只需要停止該公司執行其業務(例如通過法規),項目就會停滯不前。


舉例來說,在美國的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等中央金融機構使用豪伊測試(the Howey test)來判定某些資產是否應該被歸類為證券。這目前在加密貨幣領域中是一個熱門話題,取決於公眾是否「投資於某一家公司(或其幣/代幣),並合理地期望從他人的付出中獲得利潤」。關鍵詞已用粗體標出:加密貨幣「公司」越是中心化,上述語句越適用於它。同時也適用於Ripple(XRP),它正與SEC發生長達多年的訴訟,因為與其中心化的公司結構相符,「他人的付出」(即開發者)為XRP買家的「利潤期望」提供支持。


這起訴訟的進展對整個產業的未來特別重要,因為許多加密貨幣公司運營方式為中心化,因此可能成為SEC未來審查的目標。然而,這應該不包括以太坊,因為前SEC主席威廉·希曼曾經表示「以太坊不是證券,因為它足夠去中心化」,但不幸的是,威廉從未清楚地定義過他所謂的「足夠去中化」是什麼意思,因此這究竟意味著什麼沒有並提供太多的澄清。此外,SEC主席現在已經更換,威廉·希曼的接替者加里·金斯勒正盡一切可能地使此區別變得混亂,其目的為讓Ripple開先例,然後就此將許多加密貨幣公司及其代幣視為「證券」並加以標記。


除了監管審查的問題外,將技能和責任分散於開發人員之間也同樣重要,因為即使只有一位「資深」開發人員(負責項目的多個關鍵部分)在長時間內突然無法工作,都有可能會導致延遲。這樣的情況已經發生過,備受尊敬的開發人員安德烈·克朗耶從Fantom團隊離開。在他離開之前,安德烈被許多人視為「DeFi大師」,他負責開發Fantom的DeFi生態系統中的許多重要功能,特別是管理系統的總鎖定價值(TVL)。在安德烈離開後的幾個星期裡,有超過20個去中心化應用(dApps)被關閉,至今仍然處於離線狀態,包括Yearn.finance、Solidly、Keep3r network等。作為結果,Fantom生態系統中的DeFi活動明顯減少,系統中的TVL也在同一時間內下降將近30%;這些問題僅歸因於幾位重要開發人員的離職,特別是安德烈·克朗耶。

安德烈·克朗耶

資料來源:web3wire.news

區塊鏈層的重要性

區塊鏈層是在非正式討論區塊鏈「分散化」時最廣為人知的層級,通常涉及到區塊鏈本身,例如它的完整交易歷史、區塊鏈的節點和/或驗證者,以及它們的位置。許多新聞機構通常會參考區塊鏈的驗證者數量作為評估區塊鏈分散程度的一個指標,然而這只是一個簡化的觀點,往往會掩蓋真正的問題。例如:在許多區塊鏈中,比如 Algorand Solana ,這兩者都宣稱擁有超過1000個驗證者,實際上交易是通過120個和150個驗證者的較小集群進行處理的。這些驗證者要麼與Algorand或Solana相關的實體有關聯,要麼完全由它們運營。


這個對於去中心化程度的評估在更多情況下變得不相關,考慮到事實,大多數(如果不是全部)加密貨幣項目都使用中央化的雲端運算服務,如Amazon Web Services(AWS)、Google Cloud(GC)或Azure Cloud Computing來運行他們的區塊鏈。這等於將一個去中心化的區塊鏈封裝在一個中央化的保險櫃或保險箱中:無論誰擁有保險櫃的鑰匙(即負責中央化的雲端運算服務的人)都可以決定區塊鏈何時上線,何時關閉。這是一個主要的故障點,正如去中心化交易所(DEX)dYdX在2021年12月的情況,當時AWS發生另一次故障,導致該DEX第二次斷線。許多項目正在嘗試找到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特別是Near Protocol,它正在嘗試將其驗證者分散在不同的雲端運算服務之間。


但讓此故障點更加惡化的原因是,區塊鏈不僅使用雲端運算服務來運行其操作,還利用這些服務來儲存其完整的交易歷史,更進一步加強中心化。就這一點而言,比特幣在所有加密貨幣中是最為去中心化的,因為交易由分佈在世界各地的超過14,000個節點驗證,且每個節點都在自己的設備上儲存了完整的比特幣交易歷史。

比特幣在全球節點的數量統計及各國數據

比特幣在全球節點的數量統計及各國數據。
資料來源:Bitnodes.io

加密貨幣及代幣層:分散變化最大的一環

這一層指的是代幣或加密貨幣幣種在持有者之間的分佈,可能是在不同加密貨幣系統中分散程度變化最大的一層。這是因為相對低的流動性仍然存在於大多數加密貨幣中(與傳統銀行資產類別相比),擁有一個加密貨幣超過50%的大戶可以透過在公開市場上抛售一些代幣來操縱價格。價格操縱是加密貨幣市場的一個擔憂主因,即使對於具有較高流動性的代幣(包括ETH和BTC)也可以透過多個大戶協調抛售代幣來實現。當考慮到大多數區塊鏈代幣的集中擁有對去中心化自治組織(DAO)的治理投票產生的影響時,會因為大多數區塊鏈代幣的集中擁有而引起的問題變得更加嚴重。

世界各地以太坊錢包(ETH)的特定國家分佈
世界各地以太坊錢包(ETH)的特定國家分佈

世界各地以太坊錢包(ETH)的特定國家分佈。
資料來源:ResearchGate。

這實際上是一個龐大的主題,需要一篇專門的文章來探討(我們將在接下來的幾周內會發布更多關於此主題的文章),但可以在這裡簡單說明,對於那些還將其代幣用於治理投票的區塊鏈(即也用於在其DAO協議中提交提案和投票的區塊鏈),鯨魚們可以使用其不成比例的代幣數量左右投票結果。這在大多數情況下是中心化交易所的情況,例如Binance、Coinbase、KuCoin等,它們通常擁有各種不同DeFi協議的加密代幣的重要比例(即它們的代幣交易流動性池),並且通常可以使用這些代幣來左右治理投票,以符合它們(大型企業)的利益,而不是小型投資者的利益。這就是一種不公平體制的系統,因此用戶必須應對一個“操縱”的系統,在這個系統中,他們的投票實際上並不重要,類似於其他真實生活的系統。這種問題在2020年和2021年都出現在Uniswap中,其中一些鯨魚反對數百名小型投票者的意願,並通過了提議。

前15名AAVE代幣持有者名單

前15名AAVE代幣持有者名單:包括主要的中心化交易所,如幣安(占比10%)、FTX(占比1.1%)和OKEx(占比0.9%),主要的DeFi流動性提供商,如Balancer(占比5.6%)和AAVE(占比42%),以及第二層擴展解決方案Optimism(占比1%)。

總的來說,前15名AAVE持有者擁有目前流通中的AAVE代幣逼近67%。

資料來源:Etherscan.io

基礎建設層是交易所的核心,也是錢包管理的關鍵!

基礎架構層的去中心化是指用於訪問區塊鏈的不同程式和技術範疇。首先想到的技術是用於區塊鏈生態系統中的轉移、接收和管理代幣的不同錢包,例如以太坊區塊鏈的 Metamask。這裡存在的問題與我們之前看到的問題類似,即中心化公司負責處理與區塊鏈相關的關鍵服務/操作。這些中心化公司代表了單一故障點,可以由區塊鏈行業之外的行為者(政府和監管機構命令停止其運營)或由提供這些錢包所依賴的服務的公司的故障而引發問題,這些服務是使這些錢包能夠正確運作的必要條件。


來說說其中一個案例: InfuraMetamask 使用 Infura 來訪問以太坊區塊鏈。每當 Infura 出現故障時(現在已經發生兩次),以太坊區塊鏈中的一些功能也會斷線,包括 Metamask 運作交易的能力。此外,監管機構可以命令 Metamask 切斷對特定國家用戶的服務,從而實質上封鎖了該目標國家的用戶無法訪問其 Metamask 錢包。


同樣地,中心化交易所代表用戶可以將法幣兌換為加密貨幣的主要途徑,因此在加密貨幣市場中屬於重要的基礎設施。再次強調,中心化交易所的名字已經表明了它們的中心化特性,因此它們可能會受到過於嚴格的監管審查,容易因風險管理不足和財務破產而被關閉,或因服務提供者的操作不當而發生中斷。然而有趣的是,中心化交易所曾經不是這樣“中心化”的:甚至在幾年前,交易所實際上相當分散,因為它們缺乏實體辦公室或總部,而且它們公司及旗下的多個子公司,通常註冊在幾乎沒有加密貨幣監管的國家。


這使他們的去中心化立場變得更加堅固,因為這些交易所的工作團隊通常也是分散的,缺乏辦公室意味著許多人、機器和服務都在世界各地運行和營運。然而,這種情況現在已經不再存在,從過去2到3年實行更嚴格的監管後,許多“不聽話”的中心化交易所要麼遵守新的監管規定(例如需要向中央當局註冊並要求其用戶實行 KYC AML ),要麼就完全被關閉。

外部層:實現加密貨幣去中心化最容易失敗的一層

去中心化的第五層也就是最後一層,稱之為:外部層,即加密貨幣產業依賴的不是「嚴格規範的加密貨幣」上的任何東西。需要提醒的是,大多數加密貨幣在這個層面上都失敗了,因為它必須要求經營區塊鏈產業的現實世界公司本身是去中心化的。外部層可以包括網站、網路服務提供商(ISP)、硬件和金融機構(銀行)。首先,網站和ISP都是集中式的公司,正如我們已經多次討論的那樣,它們可以被監管機構/政府強迫或審查。但最重要的是,大多數區塊鏈生態系統中DeFi協議的網站都托管在集中式伺服器和雲端運算服務上,因此這些網路和雲端服務可以因為這些中心化公司或政府的請求來關閉它們。

網路服務提供商(ISPs)同樣可能會被命令停止在印度提供與加密貨幣相關的網站,因為印度已對加密貨幣實施了全面禁令。例如,Uniswap 就曾被迫從其前端下架了數十種代幣。解決此問題可能的途徑來自區塊鏈項目 Helium,該項目試圖構建一個去中心化網路服務版本,為此讓中心化機構無法實施此類審查。

如果用於在區塊鏈上驗證交易的硬體,僅經由在全球某幾家公司提供,會使得成本價格變得過高,例如挖掘比特幣所需的CPU。如此硬體也可能成為中心化的一個因素,由於硬體價格的上升,以及能源價格的上升以及比特幣價格的下降,這意味著,在過去的6個月中,小型礦工的價格被擠壓,而較大的礦業公司受到的沖擊較小,這要歸功於它們的規模經濟。

最後,我們談到機構,主要指的是穩定幣(Stablecoin)的可用性。穩定幣支持了大多數加密貨幣資產,並成為加密行業依賴的基石。然而,問題在於(至少對於以法幣支持的穩定幣來說,這也代表著像泰達幣Circle 這樣的最大發行機構)這些中心化公司將其儲備資金存放在銀行等金融機構中。無需多言,將與加密貨幣概念明顯不合的資本留在這類以反對加密貨幣活動而聞名的機構中,是一個風險重重的計劃。銀行可以威脅這些儲備的訪問權,這將使穩定幣發行者無法在需要時訪問這些資金。即使只有幾個小時,這樣的事件也將對該行業造成災難。


比特幣:最接近去中心化的加密貨幣種類!

對許多人來說,現今符合去中心化的加密貨幣是比特幣並不會太驚訝。這是因為比特幣的供應分佈廣泛(開發者層),有來自世界各地的數十家機構和個人,都會對比特幣進行編寫和建構(貨幣/代幣層),因此有豐富的基礎設施,包括錢包。而 BTC 基本上是加密世界中的「基礎幣種」(基礎設施層),如上所討論的,比特幣網路有近 14,000 個全節點支持,每個全節點都存有各專案方自己比特幣的完整交易歷史記錄(區塊鏈層),雖然比特幣在外部層仍然缺乏去中心化,但這也是所有加密貨幣目前的困境,因為它需要外部企業先走向去中心化。事實上,沒有其他加密貨幣能夠像比特幣一樣,幾乎已經實現去中心化。

比特幣分佈在不同持有者類型的比例

比特幣分佈在不同持有者類型的比例,按照錢包大小排序。
資料來源:Glassnode

那麼,還有哪些加密貨幣符合去中心化概念呢?嗯,這裡必須提到以太坊門羅幣萊特幣,因為它們都是由分佈在世界各地的開發人員積極打造的。它們的貨幣分佈良好,儘管以太坊在區塊鏈和外部層面上存在一些去中心化不足(主要是由於依賴雲端運算服務),而門羅幣由於其隱私功能,不斷面臨被中心化交易所(基礎設施層)下市的風險。萊特幣也擁有分佈在世界各地的廣泛開發人員基礎,然而,它在礦工方面的中心化程度要比比特幣高(區塊鏈層)

綜上所述,最符合去中心化的加密貨幣竟也是一些最早創建的加密貨幣,這其實非常有趣。表示實現真正的去中心化不僅需要精明的規劃,還需要時間。事實上,在一個尚未廣泛採用去中心化概念的世界中,為了確保自己的流程和技術實踐,能夠完全實現去中心化可能還需要巨大的努力;鑑於目前大多數加密貨幣都為實現這目標而在未來幾年不斷努力,對於大多數加密貨幣來說,實現令人滿意的去中心化程度仍然是一個有價值及有可能達成的目標。

未來發展趨勢朝向更大的中心化

在使加密和區塊鏈行業實現真正去中心化的長期發展和變革中,最容易實現的成果就是大規模採用去中心化儲存硬碟。這將對基礎設施和區塊鏈層的許多方面產生重大影響,因為前者包括目前儲存在集中式伺服器上的大多數 Web3 網站,而後者包括儲存在集中式硬碟中的不同區塊鏈的完整交易歷史記錄。除了在雲端運算公司(例如AWS)的幫助下運行區塊鏈流程之外。 Arweave Filecoin 等解決方案可以填補這一技術空白。

同樣,可靠且去中心化的點對點網路的發展將為整個加密貨幣的去中心化提供重大進步,因為此舉將奪走網路服務提供商手中的權力,而網路服務提供商將不再能夠限制訪問與加密相關的網站或允許引入全國範圍的審查制度。 HeliumZeronet Freenet 等其他公司正在致力於開發去中心化和無需許可的網路。人們可能會注意到,上述兩點都要求當前中心化的網路和公司將其流程更改為依賴去中心化的其他流程。在討論真正去中心化的加密貨幣行業的要求時,這是一個反覆出現的主題,並暗示了整個科技行業創新的未來可能在哪裡。